东风劲吹号角鸣,扬鞭奋蹄启新程。2月份宁波舟山港聚焦港口主业,深化开放互联,畅通内外循环,着力提升物流枢纽能级和生产服务质效。科学统筹下,下属多家单位生产经营保持稳步增长,为冲刺一季度“开门红”点燃强引擎。
在宁波舟山港,各码头单位以实干为“笔”,描绘出生机勃勃、欣欣向荣的春日奋斗画卷。
2月春寒料峭,梅山港区却保持着火热生产态势,全月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超87万标准箱,同比增长超21%,刷新历史同期新高。梅东公司聚焦双子星联盟航线调整,深化与口岸单位、船公司的沟通协作,前置化开展船舶动态信息归集与分析,动态调配码头资源,持续优化作业流程,克服航线变更的“阵痛期”。此外,该公司坚持以数智赋能,深度整合客户服务、货物追踪、港口动态查询等多项功能,实现服务质量与生产效率的双重提升。
在宁波舟山港另一座“千万箱级”单体集装箱码头,北三集司以提质增效为主线任务,在2月份服务质量考评中位居榜首,保持生产态势平稳。
越过穿山半岛,2月份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35%的大榭集司,在春风浩荡中,跑出了强劲的生产节奏。该公司以“内外协同、双轮驱动”的工作机制保障安全生产高效运行,对外建立口岸单位、船公司及代理机构的三方联动机制,通过前置通关申报、优化计划衔接等举措,大幅压缩非作业时间,船舶平均待港时间同比下降45%;对内实施精细化管理,常态化实施“7+1”动态船期预排机制,合理配置岸线资源,船舶综合在泊效率同比提升16.3%。2月份该公司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0.8万标准箱。
毗邻而居的北二集司,2月份积极克服大雾、大风等不利天气影响,深度挖掘生产潜力,统筹调配生产资源,开展全生产流程节点精细化管理,做好“码头-口岸单位”协同,持续压缩非作业时间,进一步提升作业效率,船舶平均在泊效率同比提升18.3%。该公司制定设备预防性维护计划,以消除设备管理“盲点”,打通生产过程“堵点”,确保生产高效推进。当月,该公司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2.3万标准箱,同比增长7.2%。
位于“两翼”的嘉兴港、台州港,各码头单位积极发挥业务特长,2月生产数据增势喜人。
嘉兴港务结合市场需求,紧盯春节期间外贸业务集中进出口的情况,采用提前规划、精准施策、重点保障等方式,确保物流通道持续畅通,并加大市场走访力度,积极引导客户采用多式联运通道,以全方位、全天候的物流服务解决客户春节后的出货难问题,助力集装箱业务实现快速增长。2月份,该公司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超24.5万标准箱,同比增长40.4%,创历史同期新高。
2月份,台州港务持续拓展“陆改水”业务,积极协调船公司加大港区大航线的运力和集装箱舱位的供给,并针对客户货源集中到港的情况,多举措打造经济快速的“港到门”物流运输体系,吸引更多优质客户货走港口。据生产数据显示,该公司2月份累计完成“陆改水”出口重箱量超1万标准箱,同比增长104.6%,创历史同期新高。
春明景和,芳菲竞发。作为港航物流服务链的重要一环,多式联运业务2月份稳中有进。
海铁联运方面,2月份,物流集团完成海铁业务量超10万标准箱,陆续首发绍兴皋埠、杭州萧山中远海运包列,“阜阳北—宁波舟山港”海铁联运班列等,实现多个业务点海铁业务量超去年同期,省外多个区域海铁联运业务量同比增长超10%。此外,该公司2月铁路煤炭发运26.7万吨,同比增长54%。
同时,宁波舟山港铁路北仑港站和铁路穿山港站2月份分别完成海铁联运作业量5.6万标准箱、3.9万标准箱,同比增长16.4%和3.1%。宁波舟山港加强港站建设,注重精细化管理,合理调配设备、人员等关键生产要素,坚持以创新驱动服务升级,上线海铁验箱App智能识别功能、运用空箱直验模式,助力提高验箱效率,并积极应用自动转船系统和箱顶杂物清理平台,全力确保港站装卸作业高效、顺畅运行,有效促进业务增长。
多个“同比增长”“同期新高”的背后,是高效引航、精准助泊的坚强保障。
2月份,大港引航积极应对春季寒潮、大雾等恶劣天气高发情况,开启应急预案,实行分段引航、提前等待的“雾航模式”,实现引航资源利用最大化,并指派高级别引航员在海事交管中心协调交通流组织,为港口平安通畅保驾护航。当月,该公司安全引领各类中外船舶2438艘次,同比增长1.8%,连续5年刷新历史同期纪录。
轮司持续优化宁波港域各大港区拖轮调配机制,以“无间隙穿插作业”模式助力提升拖轮使用率,缩短非盈利时间。同时,该公司深入研判市场形势,认真分析港内外业务需求,推进拖轮服务向专业化、优质化迈进,高质量保障港口生产运营稳定畅通。2月份,该公司完成自营拖轮助泊量5229艘次,同比增长5.9%;其中,集装箱船助泊量3206艘次,同比增长6.5%,为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的持续攀升打下了坚实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