献礼50周年丨老码头故事留声机(一)
发布日期:2023-02-28 来源:镇海港埠有限公司(内网) 浏览量:56

“煤码头”,这三个字于我而言非常亲切,它是我们镇海港区刚成立时的名字,而我的青春也与它紧紧相连。

1978年9月,22岁的我作为煤码头第一批新工人,还在南京培训学习,一天接到组织通知,让我提前回来,作为煤码头筹建组(简称“煤筹组”)斗轮机班班长参与一项非常非常艰巨的任务——自行安装2台斗轮机。

微信图片_20230228082210

大家可能不知道,自1973年粟裕大将拍板决定镇海建港时起,建港大军花了好几年的功夫,移山填海,肩挑手扛,才实现了煤码头的从无到有。1978年,煤码头终于有了设备,5台门机、2台装船机先后到港,前者由厂家前来安装,后者是设备组装好运抵,无需我们操心。我们需要操心的是——斗轮机。

当时,斗轮机绝对属于港口比较核心的装卸设备,没有它,码头就等于没有吞吐能力。

一方面,已经到港的斗轮机全是零部件,角铁、管子、电缆等等,成千上百种散乱在场地上,好多还对不上号;另一方面,组织希望我们能大干快干60天,自行安装好2台斗轮机,争取煤码头1978年底实现试投产。

微信图片_20230228082216

经过培训,我知道正常情况下,安装一台斗轮机需要3个月左右。

但是,年轻的我相信事在人为,相信人心齐、泰山移。

 第一个30天,我们煤筹组和重型机械队的成员,个个都像吃了兴奋剂,早上七点一踏上煤码头的热土,就进入“战斗”模式,不到夜间十一点绝不回宿舍。对,就是天天16个小时。因为时间不等人,我们要动脑,宏观上得考虑斗轮机安装在什么位置,各机构安装进度怎么统筹?微观上得考虑细节,比如这根液压管的转弯半径调整到多少才符合工况,那个参数的改进会否提高取、堆煤效率?我们还要动手,整理、搬运、组装,甚至加工零部件。

那时,码头上没有候工楼,没有像样的地方可以歇脚,也没有什么“农夫山泉”,实在累了,就地坐一会儿;实在渴了,附近找点自来水;实在饿了,那也忍到现场吃饭时间,扒两口继续“战斗”。

那时,我们的生活条件也非常一般,宿舍除了电灯没什么电器,连闹钟都没有,但我们不在乎,我们只在乎能不能按进度、保质保量安装好第一台斗轮机。也可能因为太钟情于它,我们讨论的话题几乎都是它,连生物钟都围着它转,早上六点左右保准醒。

微信图片_20230228082220

那时,没有什么加班费,也没有任何物质激励,日子就是这么清苦。可每当我们放下图纸,转身拿起扳手、榔头、焊枪,每当我们看着斗轮机悄然变了模样,又觉得日子是这么甘甜,觉得自己的工作是如此充实而有价值。

微信图片_20230228082229

30天后,我们成功安装了第一台斗轮机。记得时任建港指挥部副指挥傅志平比我们还兴奋,他一边反复打量着斗轮机,一边对创造奇迹的我们赞口不绝。

微信图片_20230228082233

自信心满满的我们还来不及喘口气儿,又投入了第二台斗轮机的自行安装。凭借第一次的经验,我们的安装节奏更加张弛有度。而且,经过调试,2台斗轮机实际的取煤、堆煤效率都比设计能力有所提高,我觉得我们码头工人的确是了不起!

 1978年12月3日,得益于我们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,煤码头顺利进行了试投产。1979年1月15日,我们迎来了第一艘5000吨级船舶——“战斗39号”煤轮,看着煤炭通过抓斗,轻轻巧巧地从船上,搭乘皮带,经斗轮机来到场地上,我们真是无比的开怀……

时过境迁,一晃四十年过去了,我还是忘不了那段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,如果时光倒流,我会依然如故,不为其他,只为我们港口发展的明天。